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續談中文維基百科人事任免投票資格之修訂

在上一篇文章中,本人談及中文維基百科正在檢討人事任免投票資格,絕大多數意見認同應當修訂,但修訂程度則存有明顯分歧。上個月經本人介入建立了提案機制,社群成員最終提出了七個不同的方案,並於上星期起進入表決階段。不過,當中只有兩個方案明顯跑出,包括之前那一個有人嘗試集合眾人意見的方案(方案一),以及另一個門檻與現時分別不大的方案(方案二),兩者截至下筆之時分別各有約四成支持。從投票的形勢反映,中文維基百科社群中存在著兩大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而最終無論哪一個方案當選,均有機會影響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大方向。

兩個方案的主要分別,在於投票資格的嚴格程度和複雜程度,本人在這篇文章只集中討論前者。方案一是一個似寬實緊的方案,雖然表面上只需在四個條件中符合其中一個便取得投票資格,可是在實質操作上,卻篩走不少活躍度中等的編者。其中兩個條件涉及計算參與新條目推薦、優良條目及特色條目,對以建立具質素新條目的編者有利,而對主要進行小修小改或建立內容較短小新條目等其他工作的編者不利。相反,方案二則沒有像方案一般特別設立很多規限,基來上與目前的投票資格分別不大,除非半年來沒編輯過條目,否則仍有權投票。當然,大家都會明白到,在「防範傀儡」方面,方案一明顯較方案二更有效力,因為前者是「寧枉毋縱」——為有效防止傀儡干擾投票而不惜犧牲了部份活躍度中等的編者之投票權,而後者則是「寧縱毋枉」——在捍衛大部份編者的投票權的前提下嘗試防止傀儡干擾。

從以上的比較可見,兩種方案正是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方案一代表「精英制」,方案二則代表「社群開放」。「精英制」無疑是較有效抵禦外來的滲透破壞,但會令社群變得「小圈子」化,如果處理得不好,長遠有機會使社群固步自封甚至變得腐敗。相反,「社群開放」確實較難抵禦外界有組織的破壞,不過作為人人可編輯的百科全書,「社群開放」有助吸引更多新手加入貢獻,也能夠令一些貢獻向來不多的編者願意留下來繼續貢獻,長遠對維基百科的發展相信很大機會是利多於弊。

正所謂「治亂世用重典」,中文維基百科早前面對不少亂局,有不少人鍾情於「精英制」也是可以理解的。中文維基百科應否為了避免亂局而需要偏離原有「社群開放」的原則呢?在人事任免投票資格表決的最終結果中相信可以找到答案。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本站所有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