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星期一

為畢打街鐘樓條目出錯平反

2006年11月12日,中文維基百科踏入了十萬條目的里程碑,而第十萬篇條目正是筆者建立的「畢打街鐘樓」。此後條目也被一些編者略作增修,但主體內容一直大致維持原狀。四年多後,now寬頻電視舉行問答遊戲節目《撳錢》,筆者今日得知,昨晚(2011年4月10日)的其中一條問題正是問及畢打街鐘樓於何年拆卸,而那些根據維基百科條目內容作答的參賽者最後卻是答錯!條目顯示為1908年,電視台的答案則為1913年。身為條目主編者的筆者,遭人背後指責「放山埃」當然心有不甘。筆者於今早得知此事後,決定調查一下究竟是甚麼的一回事。

筆者在建立條目那時,內容提及的拆卸年份已經是1908年,而唯一列出的參考來源就是古物古蹟辦事處的網頁。筆者根據連結於今日查看,列出的年份卻是1913年!難道真是筆者當時寫錯?筆者回想自己編寫條目時,多數會參考不同官方及非官方來源,但為了提高條目參考來源給人的可信性印象,列出的多數以官方來源為主。官方及非官方來源如有分歧,筆者一概以官方來源作準。由此可見,如果當時古物古蹟辦事處的網頁列出的是1913年,就算其他來源列出1908年,筆者還是會在條目中列出1913年(也許會在旁加註「一說1908年」),而不會是直接將1908年寫進條目之內。更加可疑的是,網頁列出修訂日期為2009年12月29日。可是,如何求證當時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是怎樣寫呢?

幸好,互聯網有一個著名的「考古」工具:Internet Archive Wayback Machine。而又很幸運地,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於2007年11月3日被留下唯一的「考古」版本。根據那個舊版本顯示,古物古蹟辦事處的網頁列出的就是1908年,頁底的修訂日期顯示為2004年6月1日。可見網頁在筆者編寫條目之時,官方參考來源確實是1908年,這一點可以還筆者一個清白,並不是筆者寫錯,只是有關來源後來卻無聲無息地更改為1913年而已。

究竟畢打街鐘樓是1908年還是1913年拆卸呢?雖然官方近年將年份修訂為後者,但前者卻早已廣泛流傳,甚至坊間的參考書都是列出前者。假如後者真的屬實,就只能責怪官方出錯了很多年,現在要撥亂反正並不容易。維基百科的資料只需一名網民花半分鐘更改便告完成,可是坊間的印刷品要修改,恐怕要等到再版時才可修訂了。

雖然筆者成功為畢打街鐘樓條目出錯平反,可是中文維基百科向《撳錢》參賽者「放山埃」其實早有前科。據資料顯示,不計昨晚的一次,維基百科至今被指放了四次「山埃」。筆者看過這四次案例,除了荔園大象天奴到港年份有爭議之處外,其餘三次很明顯是維基百科的手民之誤。身為維基百科管理員及資深編者的筆者,想藉本文重申一點:「維基百科從沒保證內容真確性」。維基百科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修改,即使某條目在這一刻所有資料無誤,也難保下一刻有網民加入一些不準確的資訊。故此,維基百科頂多只能充當輔助參考之用。若要確保參考而來的資訊無誤(例如學術用途),就萬萬不可只依賴維基百科作為唯一參考來源了。只不過,《撳錢》本身只有45秒作答時間,搜尋維基百科往往就是最快捷的途徑。在此筆者只能夠祝各位《撳錢》參賽者好運了!

1 則留言:

Unknown 說...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本站最佳瀏覽解像度為 1024 x 768 或以上。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 Derivative Works 3.0 Hong Kong License 為畢打街鐘樓條目出錯平反》及本站其他文章均以
共享創意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衍生 3.0 授權條款釋出。